沸腾展望新闻系统 当前在线 1
  2024年5月16日 周四
| 气体检测专栏 | 气体检测仪 | 气体检测探头 | 报警控制器 | 便携式气体检测仪 | 气体检测模块 | 气体传感器 | 进口气体检测产品 | 民用气体报警器 | 气体检测常见问题 | 帮助中心 | 解决方案 | 典型事故 | 产品对比 | 行业规范 | 行业新闻 | 沼气资讯 |
       栏目导航 网站首页>>气体检测常见问题>>常见危险化学品介绍
  共有 7742 位读者读过此文   字体颜色:   【字体:放大 正常 缩小】    
【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】【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】    
 

二氯甲烷/氯化甲烯/ (Dichloromethane)

  发表日期:2006年11月9日          【编辑录入:k2188

中英文名称:二氯甲烷,(Dichloromethane)
 
同义名称:氯化甲烯,CHLORURE DE METHYLENE、DCM、METHANE,DICHLORO-、

METYLENU CHLOREK、Methylene chloride
 
化学文摘社登记号码(CAS No.):75-09-2
 
危害物质成分(成分百分比): 100
 


三、危害辨识资料 最重要危害效应
  健康危害效应:急  性:1.鼻子及喉咙的轻微刺激。

2.於500~1,000 ppm 1~2小时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轻度抑制,如:头晕、头昏眼花、恶心、手脚麻木、疲劳,无法集中精神及协调性减低。

3.非常高浓度暴露可能导致丧失意识及死亡。

皮  肤:1.液体会刺激皮肤。

2.如流入手套内、鞋内或紧的衣内可能会严重刺激。

眼  睛:1.液体及高浓度蒸气可能造成刺激。

2.液体可能导致角膜的短暂刺激。

食  入:1.於动物实验中,二氯甲烷会被迅速吸收入体内造成中度毒性,症状如吸入。

慢  性:1.吸入:於非常高浓度会造成肝及肾的损伤。亦有报告指出一再暴露於500~3,600 ppm会造成脑损伤。

2.致癌性:三研究指出长期暴露的工人并无癌症增多的迹象,但IARC将其列为疑似致癌物。


 
 环境影响:1.人为污染源二氯甲烷可由下列方式放入大气中:喷雾器之推进剂、油漆清除剂、金属去油剂。

2.空气流布:二氯甲烷进入大气中会和氢氧自由基反应而发生分解,其半生期为数个月。

3.生物分解性:二氯甲烷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,和污泥种 (Sewage seed)或活化淤泥反应,在6小时到7天之间会完全的生物分解。

4.生物浓缩虽然缺乏实验数据,但是由於二氯甲烷的辛醇与水分配系数低,因此可推断其不会有生物浓缩的现象。

5.自水/土壤挥发性二氯甲烷的亨利定律常数很高,很迅速而稳定的由水中蒸发,其由水中蒸发的半生期为 3-5.6 小时。


 
 物理性及化学性危害:

安定性:在一般温度(常温)下没有湿气时,二氯甲烷比其同类物质(氯仿及四氯化碳)稳定。

危害分解性:长期与水接触会缓慢分解产生氯化氢。

危害之聚合:不会发生。

反应性及不相容性:

1.一般金属:於室温下使其少许的分解。

2.当受相当於或少於 25 克黄色炸药的震荡时,二氯甲烷与四氧化二氮的混合物具有爆炸性。

3.与锂的碎片混合,对震荡很敏感且会爆炸,有时爆炸程度相当剧烈。

4.如果空气中含有高浓度的氧气,或在液态氧中,以及在四氧化氮中有钾、钠、钾-钠合金,种种状况下都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

5.硝酸:形成爆炸性产物。

6.强氧化剂:可能起爆炸性反应。

7.强酸:可能起爆炸性反应。

8.铁、某些不锈钢、铜及镍:高温及水存在下会腐蚀此类金属。

9.铝粉:於适当压力,95℃下会产生无法控制的放热反应。

10.胺类:放热反应。
 
 特殊危害:
 
主要症状:刺激感、麻醉感、精神混乱、头昏眼花、恶心、呕吐、头痛、脱脂、失去意识、死亡。
 
物品危害分类:6.1
 


四、急救措施 不同暴露途径之急救方法:

˙吸入:1.移走污染源或将患者移到新鲜处空气。

2.若呼吸停止,立即由受训之人员施以人工呼吸;若心跳停止施行心肺复苏术。

3.立即就医。

˙皮肤接触:1.边以清水冲洗边脱掉污染的衣物、鞋子以及皮饰品(如表带、皮带)。

2.尽快以微温的水冲洗至少20分钟。

3.若冲洗後仍有刺激感,立即就医。

4.污染的衣物、鞋子以及皮饰品(如表带、皮带)须完全除污後再使用或丢弃。

˙眼睛接触:1.立即将眼皮撑开,用缓和流动的温水冲洗污染的眼睛20分钟。

2.若冲洗後仍有刺激感,立即就医。

3.工作场所中能提供眼药水的供应,以预防眼睛接触到毒化物。 (niosh)

˙食入:1.若患者即将丧失意识、已失去意识或痉挛,不可经口喂食任何东西。

2.不可催吐。

3.给患者喝下250毫升的水稀释胃中物。

4.若患者自发性呕吐,让其身体向前倾以减低吸入危险,并反覆给水。

5.若呼吸停止,立即由受训过的人施以人工呼吸,心跳停止施行心肺复苏术。

6.迅速将患者送至紧急医疗单位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最重要症状及危害效应:非常高浓度暴露可能导致丧失意识、死亡。
 
对急救人员之防护:当患者吸入和吞下毒性物质时,别直接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,应使用单向给气式之口袋型面罩和其他医疗器材来执行人工呼吸。[ERG2000]
应穿著C级防护装备在安全区实施急救。
 
对医师之提示:
 


五、灭火措施 适用灭火剂:化学乾粉、泡沫、二氧化碳、水雾
 
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: 1.超过120度C,其蒸气钜可燃性。2.火灾中会分解出毒性气体具危险性。
 
特殊灭火程序:1.洒水使暴露在火场中的容器冷却,喷水将外泄物冲离暴露区。

2.如此物质起火或陷於火中时:除非可以制止其流散,否则不要做灭火的工作。若火势无法控制或容器暴露在火中时,必须疏散方圆 2,500 英尺内的区域。

3. 用大量的水冷却容器,直到火被熄灭。  (erg2002)

4. 不要直接对溢出的物质冲水,可能会发生溅的现像 (erg2002)


 
消防人员之特殊防护设备:1.燃烧後毒性产物燃烧後产物包括有毒气体和蒸气 (例如氯化氢、光气及一氧化碳)。

2.二氯乙烷的蒸气比空气重,可飘到相当远的距离到点火源再烧回来。
 


六、泄漏处理方法 个人应注意事项:1.在污染区尚未完全清理乾净前,限制人员接近该区。

2.确定清理工作是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负责。

3.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。

4.对该区域进行通风换气。

5.扑灭或除去所有发火源。

6.报告政府安全卫生与环保相关单位。


 
环境注意事项:

2. 一发生外泄时立即将非相关人员隔离在至少25~50尺外[erg2002]

3.当发生大量外泄时应将人员撤离到逆风处100公尺外 。(erg2002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4.当起火燃烧时应将人员撤离到800公尺外[erg2002]
 
清理方法:1.不要碰触外泄物。

2.避免外泄物进入下水道、水沟或密闭的空间内。

3.在安全许可状况下设法阻止或减少溢漏。

4.用砂、泥土或其他不与泄漏物质反应之吸收物质来围堵泄漏物。

5.少量泄漏:用不会和外泄物反应之吸收物质吸收。已污染的吸收物质和外泄物具有同样的危害性,须置於加盖并标示的适当容器里,用水冲洗溢漏区域。小量的溢漏可用大量的水稀释。

6.大量泄漏:联络消防,紧急处理单位及供应商以寻求协助。

7.环境考量:

A.土壤中:

1. 掘一个洼坑, 池塘,泻湖去容纳液态的或固体的物质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2. 使用聚氨酯,沙包和土壤覆盖表面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3. 在天空洒灰尽吸收大量液态的物质,使之成粉末。(HSDB)

B.水中:

1.      使用自然的障碍物或油来控物污染范围。

2.      再用水管吸收被控制住的物质。

3. 使用机械挖掘器来将无法控制的范围清除。 (HSDB)   
 


七、安全处置与储存方法 处置:

1.此物质具毒性可能是致癌物,需要工程控制及防护设备,工作人员因当受训并告知此物质之危险性和安全使用方法。2.尽可能使用密闭操作系统。3.若又此物质泄出,立即戴上呼吸防护具并马上离开,直到确定释放的严重性。4.若有泄漏或通风不良时,应立即呈报。5.熟之中毒徵照及症状,若有不适要立即呈报。6.操作前检查容器是否泄漏。7.避免产生雾滴并防止雾滴进入工作区。8.在标示写专用的特定装置(如排气柜、手套箱、安全橱柜、隔离的橱柜一率以平滑无破裂的材质制成)-以最小量操作使用,保持操作装置有适当的气流与负压并接受检查。9.在标示清楚的特定位置使用。10.不要与不相容物一起使用。11.纪录收货日期、开启日期及使用量。


 
储存:

操作与储存注意事项

1.操作时避免产生雾滴,并穿戴适当之个人防护装备。

2.避免让释出的蒸气和雾滴进入工作区的空气中。

3.在通风良好的特定区内操作并采最小用量。

4.须备随时可用於灭火及处理泄漏的紧急应变装备。

5.空的贮存容器内可能仍有具危害性的残留物。

6.於焊接、火焰或热 表面的附近不可操作使用此物。

7.贮存於阴凉、乾燥、通风良好及阳光无法直射的地方。

8.贮存须远离热源、火焰及不相容物,如强氧化剂、强酸、硝酸。

9.贮存在贴有标签的适当容器里。

10.不用的容器以及空桶都应紧密的盖好。

11.避免容器受损并定期检查贮桶有无缺陷如破损或溢漏等。

12.容器镀锌或有 Phenolic 合成树脂的内衬,可降低二氯甲烷发生分解的可能性。

13.限量贮存。

14.於适当处张贴警示符号。

15.贮存区要与员工密集之工作区域分开,限制人员接近该区。

16.使用被规定可用於物质的塑胶水管去卸载毒化物。(hazardtext)

17.物质可能会积聚静电可能会造成燃烧。 (hazardtext)7.贮存於阴凉、乾燥、通风良好及阳光无法直射的地方。


 


八、暴露预防措施 工程控制: 1. 使用适当设计及保养的机械通风系统,如整体换气装置或局部派气装置。2.以局部排气装置及必要的制程隔离以控制雾滴及蒸气量。3.供给充分新鲜空气,以补充排气系统抽出的空气。4.可能需要处理发散的废弃以免污染环境。
 
控制参数:

˙八小时日时量平均容许浓度/短时间时量平均容许浓度/最高容许浓度:

25ppm/125ppm/-(niosh)

˙生物指标:

TCLo - (INHL) HUMAN: 500 ppm for 1Y-I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TCLo - (INHL) HUMAN: 500 ppm for 8H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TCLo - (INHL) RAT: 3500 ppm for 6H/2Y-I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TCLo - (INHL) RAT: 500 ppm for 6H/2Y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TCLo - (INHL) MOUSE: 2000 ppm for 5H/2Y-C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LDLo - (SC) DOG: 2700 mg/kg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LC50 - (INHL) RAT: 52 g/m(3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LC50 - (INHL) RAT: 88,000 mg/m(3) for 30M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LD50 - (IP) MOUSE: 437 mg/kg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LD50 - (SC) MOUSE: 6460 mg/kg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LD50 - (UNREPORTED) MOUSE: 4770 mg/kg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LD50 - (UNREPORTED) RABBIT: 1225 mg/kg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LD50 - (INHL) DOG: 1274 mg/kg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hazardtext)
 
个人防护设备:

˙呼吸防护:1.5,000 ppm 或更低时:有全副式面罩、头盔或兜帽的供气呼吸器,或者是有全副式面罩的自备空气呼吸器。

2.大於 5,000 ppm 或进入及撤离未知浓度环境时:有全副式面罩自备空气呼吸器,以压力式或其它正压力操作者;或C型自备空气呼吸器,并带有全副式面罩,以压力式或其它正压力或连续流动式操作者,再加上一个备用的自备空气呼吸器,以压力式或其它正压力操作。

3.逃生时:防止有机蒸气吸入的气体口罩,或针对此情况设计的自备空气呼吸器。

˙手部防护:戴防渗手套。

˙眼睛防护:化学防溅安全护目镜、护面罩

˙皮肤及身体防护:1.防渗衣服、连身式防护衣、工作靴、实验衣。

2.制造或使用二氯甲烷的地方必须保持通风良好的状态,使其周遭空气浓度维持在低於暴露限量之下;进入可能含有二氯甲烷的贮存槽时,工人必须配备有氧气面罩或呼吸器及眼部保护装备,安全带和救难索 (Life lines),并且在指导员的指示下进行。

3.处理或使用杀虫剂时,在未清洗双手前绝对禁止抽烟和饮食。

4.一个好的工业保健计划,应该使用工程控制来将环境中之毒物浓度降低至可接受的范围内,然而某些特殊情况可用呼吸器来控制人体对毒物的暴露,包括:工程和工作之实际控制在技术上不合宜时,当此控制系统正在安装之际,或者当此控制系统发生失效需要再加强时.可在下列情况下使用呼吸器:进入贮存槽或一个密闭容器,以及紧急状况时。选择呼吸器时,应制定一完整的呼吸道保护计画,此计画必须包含一般训练、维护、检查、清洁和评估。
 
卫生措施:1.工作後尽速脱掉污染之衣物,洗净後才可再穿戴或丢弃,且须告知洗衣人员污染物之危害性。

2.工作场所严禁抽烟或饮食。

3.处理此物後,须彻底洗手。

4.维持作业场所清洁。
 


九、物理及化学性质 物质状态:液体
  形状:无色具似醚味的气体。
 
颜色:无色
  气味:似醚味
 
pH值:-
  沸点/沸点范围:39.75℃

冰点:1.-98℃(Ashford, 1994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 2. -97℃(Lewis, 1997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 3. -96.72℃; -142.1℉(CGA, 1990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 4. -96.7℃; -142℉; 176.5 K (CHRIS,2002; Lewis, 2000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 5. -95℃(Hayes, 1982) 
 
分解温度:
  闪火点:在传统的封闭式测试器并没有闪火点, 但在接近 212℉或更高的温度时会形成有可燃性的蒸气-空气混合物

测试方法:-
 
自燃温度: 5560C (HAZARDTEXT)
  爆炸界限:爆炸下限(LEL):12%

          爆炸上限(UEL):19%

爆炸下限(LEL):13%

          爆炸上限(UEL):23%(hazardtext)

          爆炸下限(LEL)15.5% (氧中)

          爆炸上限(UEL)66.4% (氧中)
 
蒸气压:400mmHg(24.10C)

        440 mmHg(25℃)(ACGIH, 1991; Bingham, 2001)
  蒸气密度:2.93
 
密度:1.3266(200C/40C)
  溶解度:1.可与二甲基甲醯胺 (Dimethylformamide) 互相混合.

2.溶於酚、醛、酮、冰醋酸、Triethyl phosphate、Acetoacetic ester、甲醯胺、Cyclohexylamine.。20℃下与商业用2g/100g 水的氯化溶剂 (Chlorinated solvents) 互相混合。

3可溶於乙醚、乙醇、乙基乙醚、丙酮和四氯化碳溶剂中.
 


十、安定性及反应性 安定性:在一般温度(常温)下没有湿气时,二氯甲烷比其同类物质(氯仿及四氯化碳)稳定。

反应性级数为0,一般情形下相当稳定 (hazardtext)
 
特殊状况下可能之危害反应:长期与水接触会缓慢分解产生氯化氢。
 
应避免之状况:与高氧的空气接触。
 
应避免之物质:1.一般金属:於室温下使其少许的分解。

2.当受相当於或少於 25 克黄色炸药的震荡时,二氯甲烷与四氧化二氮的混合物具有爆炸性。

3.与锂的碎片混合,对震荡很敏感且会爆炸,有时爆炸程度相当剧烈。

4.如果空气中含有高浓度的氧气,或在液态氧中,以及在四氧化氮中有钾、钠、钾-钠合金,种种状况下都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

5.硝酸:形成爆炸性产物。

6.强氧化剂:可能起爆炸性反应。

7.强酸:可能起爆炸性反应。

8.铁、某些不锈钢、铜及镍:高温及水存在下会腐蚀此类金属。

9.铝粉:於适当压力,95℃下会产生无法控制的放热反应。

10.胺类:放热反应。

11.会与下列化合物激烈反应:胺类、锂、硝酸、钾化钠、、、、、

12.塑胶、橡皮、和一些涂料表层会被分解。

13.有可能聚集静电荷而引发蒸汽爆炸。
 
危害分解物:.会释放有毒的一氧化碳,光气氢氯化物在受热分解後。分解时会产生高热量的温度(hsdb)
 


十一、毒性资料 急毒性:急  性:1.鼻子及喉咙的轻微刺激。

2.於500~1,000 ppm 1~2小时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轻度抑制,如:头晕、头昏眼花、恶心、手脚麻木、疲劳,无法集中精神及协调性减低。

3.非常高浓度暴露可能导致丧失意识及死亡。


 
局部效应:810 mg/24H(兔子、皮肤)造成严重刺激
162 mg(兔子,眼睛)造成中度刺激
 
敏感性:
 
慢毒性或长期毒性:1.吸入:於非常高浓度会造成肝及肾的损伤。亦有报告指出一再暴露於500~3,600 ppm会造成脑损伤。

2.致癌性:三研究指出长期暴露的工人并无癌症增多的迹象,但IARC将其列为疑似致癌物。
 
特殊效应:1250 ppm/7H(怀孕6-15天雌鼠,吸入)造成胚胎发育不正常

IARC将之列为Group 2B:人类可能至癌。
ACGIH将之列为A3动物致癌
 


十二、生态资料 可能之环境影响/环境流布:

1.人为污染源二氯甲烷可由下列方式放入大气中:喷雾器之推进剂、油漆清除剂、金属去油剂。

2.空气流布:二氯甲烷进入大气中会和氢氧自由基反应而发生分解,其半生期为数个月。

3.生物分解性:二氯甲烷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,和污泥种 (Sewage seed)或活化淤泥反应,在6小时到7天之间会完全的生物分解。

4.生物浓缩虽然缺乏实验数据,但是由於二氯甲烷的辛醇与水分配系数低,因此可推断其不会有生物浓缩的现象。

5.自水/土壤挥发性二氯甲烷的亨利定律常数很高,很迅速而稳定的由水中蒸发,其由水中蒸发的半生期为 3-5.6 小时。
 


十三、废弃处置方法 废弃处置方法:

1.第一类容器:装有机或金属有机杀虫剂(除有机汞、铅、镉或有机砷化合物)的可燃性容器,必须由杀虫剂焚化炉处理或储存在特定地区。

2.第二类容器:装有机或金属有机杀虫剂(除有机汞、铅、镉或砷化合物)的不可燃容器, 必须先清洗三次,如果容器完整未受损可由制造厂回收利用来装相同的杀虫剂,这种回收方式要依照运输部规定(如49CFR173.28)来作;如果容器已不能再回收利用,要先打洞破坏,再送到废金属处理厂作金属回收处理,或将其运到特定区域掩埋掉。

3.在废弃物由焚化炉作最终处理中,氯仿可能是焚化後排除的废气成分之一,所以在焚化燃烧过程中要完全以防产生光气。废气必须经过酸性溶液以除去Halo acids物质。
 


十四、运送资料 国际运送规定:

 1.DOT 49 CFR将之列为6.1类毒性物质。(美国交通部)

2.IATA/ICAO分级:6.1。(国际航运组织)

3.IMDG分级:6.1。(国际海运组织)
 
联合国编号: 1593
 
国内运送规定:

1.道路交通安全规则第84条

2.船舶危险品装载规则

3.台湾铁路局危险品装卸运输实施细则
 
特殊运送方法及注意事项:
 


十五、法规资料 适用法规:

劳工安全卫生设施规则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危险物及有害物通识规则

劳工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容许浓度标准           道路交通安全规则

事业废弃物贮存清除处理方法及设施标准

毒性化学物质管理法施行细则及其他相关规定
 


十六、其他资料 参考文献
 1.行政院卫生署,“中美合作计画「中文毒理清册」”,中华民国86年3月

2.行政院环保署,中文毒理资理库

3.行政院环保署,毒性化学物质灾害防救手册,89年11月

4.工业技术研究院工业安全卫生技术发展中心,物质安全资料表光碟资料

5.Handbook of Toxic and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Carcinogens

6.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(HSDB)资料库,ChemKnowledge光碟,Volume 50, 2001
 
制表单位
 名称:环保署、国立云林科技大学合设中区毒灾应变谘询中心
 
地址/电话:云林县斗六镇大学路三段123号(05-5329690)
 
制表人
 职称:副研究员
 姓名(签章):余健良
 
制表日期
 2004/11/30
 
备注
 上述资料中符号“-”代表目前查无相关资料。

上述各项数据与资料仅供参考。
 


 


产品电话:010-51292816
上一篇:氯甲基甲醚 /甲基氯甲醚
下一篇:氯甲基乙醚 /chloromethyl ethyl ether

 相关专题:

·专题1信息无

·专题2信息无
 
  热门产品:
 · 氯气报警器,在线固定安装([24418]
 · 乙醚英文名称:Ether中[19742]
 · 氢气爆炸的条件?[18493]
 · 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CG[18388]
 
 相关产品:

·没有相关产品

相关评论:(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
相关评论无
发表、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

京ICP备05071394号